近日,《歐洲心臟雜志》(EHJ)中國慢性病的前瞻性研究發表了(CKB)該項目的一項研究進展公布了不健康生活方式對心臟代謝性疾病的影響,即吸煙、飲酒、不健康飲食、身體活動不足和不健康體型對缺血性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的影響。北京大學呂軍和李立明是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影響疾病過程各個階段的生活方式因素
研究數據來自CKB本項目旨在通過建立中國健康人群數據庫,從遺傳、環境、生活方式等方面深入研究各種慢性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發病機制、流行規律和趨勢,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
心臟代謝性疾病是一個逐漸進展的過程,包括健康→心臟代謝疾病首次發生(FCMD)、FCMD→各種心臟代謝性疾?。–MM)、CMM→死亡等一系列過程。研究人員對46萬多例健康狀況進行了長達11.2年的隨訪探討了不健康生活方式對上述不同疾病進展過程的影響。
結果表明,五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平等的FCMD、CMM、所有這些都與死亡風險的增加有關。具體來說,體型與心臟代謝性疾病的相關性最強,吸煙與死亡的相關性最強,可使死亡風險增加35%(HR1.35,95%CI1.31~1.38)。
圖1
這項針對50萬中國成年人的前瞻性研究發現,從健康的角度來看,五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FCMD→CMM→研究人員解釋說,吸煙、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不健康的體型在所有疾病的進展階段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程度不同(圖1)?!鶩CMD的影響強于FCMD→CMM(圖2)。
圖2生活方式因素對不同疾病狀態進展過程的影響
不健康生活方式因素的數量對疾病的進展也有重要影響。研究人員發現,年齡
圖3不同亞組中不健康生活方式因素數量對疾病進展過程的影響
注:HR代表與合并≤1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比,合并≥4不健康式不健康的人有心臟代謝性疾病的風險。
趙東教授:生活方式干預嚴重不足
綜上所述,吸煙、飲酒、飲食、體育活動等日常生活方式是慢性病的重要干預因素。結果證實了生活方式干預在心臟代謝性疾?。ㄐ呐K病、中風、糖尿?。┮患夘A防中的作用,進一步證實了生活方式干預有助于心臟代謝性疾病二級預防的可能性。
CKB項目以往的研究表明,通過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預防43.2缺血性心臟病%,39.1%的缺血性卒中以及78.8%糖尿病。本研究進一步將研究結束從單一疾病擴展到各種疾病,突出了整個疾病進展過程中生活方式干預的巨大預防潛力。中國正經歷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醫療保險的可用性顯著提高。因此,中國正面臨著人口快速老齡化和非傳染病負擔日益增加的挑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趙東教授在同期評論中指出,在我國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十大可變危險因素中,有七個因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生活方式干預應該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策略。
趙東教授指出,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乏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一級和二級預防,也提示了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防治過程中生活方式干預的困難。人們應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遠離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血脂異常。否則,許多人會因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失去健康甚至生活。
參考資料
1.YutingHan,YizhenHu,CanqingYu,etal.Lifestyle,cardiometabolicdisease,andmultimorbidityinaprospectiveChinesestudy.EuropeanHeartJournal.
2.DongZhao.KeyrolesoffivelifestyleriskfactorsintheharmfultransitionfromahealthyconditiontomultimorbidityintheChinesepopulation.EuropeanHeartJournal.06August2021.
相關新聞
相關問答